近年来,安宁市妇联紧紧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在省、市妇联的关心、指导下,以巾帼志愿服务为依托,着力三个“到位”,加强三个“转变”,深化三个“聚焦”,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影响力,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同妇联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取得可喜成绩。安宁市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第四届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佳组织、云南省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安宁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5”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安宁市巾帼志愿服务工作被各类媒体宣传报道584篇,其中央级媒体75篇,省级媒体83篇,昆明市级媒体117篇,安宁市级媒体309篇。
着力三个“到位”,力促巾帼志愿服务共建共享
队伍建设到位,打好品牌服务牌。从2020年起安宁市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村、不漏一组”的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642支8621名巾帼志愿者,实施网格化管理,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导向,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以突出妇女群众参与性为特色,结合安宁作为工业城市环境承载压力大的实际,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作为巾帼志愿者积极主动融入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在具备条件的村社区探索设立巾帼志愿者网格员、巡查员、评比员、宣传员、监督员“五员”协作的队伍建设机制,取得可喜成效。
机制建设到位,打好长效服务牌。安宁市以“1234”工作思路:突出一个品牌(“安宁传万家”巾帼志愿服务),强化两支队伍(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巾牌调解志愿服务队),建立三项机制(管理制度长效机制、积分兑换常态机制、业务培训工作机制),注重四级阵地(市、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先后出台《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安宁传万家”巾帼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等12个制度文件,结合安宁市情,在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和基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和新举措,明确细化责任目标,形成了与市文明办、城管局、环保局、教体局等多部门合力联动推进巾帼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巾帼志愿服务提档升级,全力助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见实效、上台阶、树品牌。
培训指导到位,打好优质服务牌。为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现代化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我们始终将巾帼志愿服务队伍能力提升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全覆盖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是邀请省级资深的志愿服务专家对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开展专题培训11场1831人;二是无死角无盲区地由上一级巾帼志愿服务队培训下一级巾帼志愿服务队101场5318人;三是因地制宜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311场71877人,开展利用废弃果蔬制作环保酵素专题培训18场445人受益。通过常态化培训,不断提升巾帼志愿队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巾帼志愿者充电加油的,也让她们在输出服务中提升自我、有所收获,同时使巾帼志愿队伍的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在极短的时间内乘上了高速行驶的“复兴号”。
加强三个“转变”,力促巾帼志愿服务见行见效
从旁观者向主力军转变。为改变队伍组建初期,广大妇女群众把自己家当成“吃瓜”群众——仅围观不参与的被动局面,我们通过开展百余场的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和带头示范活动,以各类会议、活动中邀请巾帼志愿者、群众代表发言,讲述自己开展巾帼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邀请媒体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等方式,激发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团队和个人的关注、支持和参与,以服务广大群众的好口碑赢来团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目前全市广大妇女群众为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很多之前的旁观者成为了巾帼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广大巾帼志愿者自发开展卫生大扫除、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已成常态化,安宁市的巾帼志愿服务早已形成了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有钱出钱、人人参与、多点开花的生动局面。
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标准、经费保障、加强监管等措施,安宁市巾帼志愿者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已由几年前的一阵风、运动式、零星式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转变。各级妇联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求,年初完成年度活动计划制定,并“晒”于公示栏,按计划定期开展,安宁市各级巾帼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主题鲜明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1200多场,参与服务的巾帼志愿者数万名。
从旧陋习向新风尚转变。要彻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根子在革除群众生活陋习。我们结合家庭文明建设,常态化广泛开展寻找“绿色家庭”“健康家庭”等活动,深入挖掘绿色家庭典型,以揭短亮优、典型示范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让讲卫生、爱干净、比整洁成为文明新风。共选树安宁市绿色家庭31户、昆明市绿色家庭5户、云南省绿色家庭1户、昆明市健康家庭61户、云南省健康家庭1户。
深化三个“聚焦”,力促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
聚焦低碳环保节能。我们组建安宁市城管局妇联“会分姐姐”巾帼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投入300人次的巾帼志愿者致力于垃圾分类知识、方法技巧宣传宣讲和培训28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130次,发放四色垃圾袋25980个,宣传单18300张、分类指南海报4280张、垃圾分类宣传环保袋9200个。深入人流量较大的公园、广场开展垃圾分类互动游戏,解答群众咨询4000余人次,为垃圾投放正确的市民发放洗衣液、肥皂、洗洁精等礼品6500份,覆盖群众42000余人。“巾牌调解”特色小分队深入村(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开展环保普法宣传31场,受益2300余人。市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酵美生活”巾帼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深入基层培训群众利用废弃果蔬制作环保酵素产品18场,手把手教会445人制作环保酵素796公斤。各级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减塑降塑、节约水电、低碳出行等宣传、引导活动2178场服务28610人。广大巾帼志愿者致力于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倡导践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在日常点滴生活中自觉有效减少碳排放,为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献计出力。
聚焦绿美春城建设。各级巾帼志愿服务队加强学习借鉴,因地制宜、因材施策,以深入开展“一户一品、一处一景”的菜园、果园、花园、公园“四园”的建设理念,走村入户摸排调研,多部门联合,科学谋划、合理建议,鼓励村(居)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地打造可食可赏的“四园”,创建宜居宜业和美家园,既方便生活,又提升村容村貌,还促进增收致富。安宁市县街街道王家庄村委会“好习惯”巾帼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在太阳冲苗族村率先实施“四园”行动,该村从过去的“脏、乱、差”黑榜单跃升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红榜单。
聚焦保洁整理提靓。为积极发挥妇女群众在家庭和社会中独特作用,安宁市四级妇联的巾帼志愿服务队642支8621人,主动担起人居环境整治日常卫生保洁责任,引导群众以室内室外、房前屋后、院落周边为重点,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做到房屋明靓、陈设整洁。以公路边、铁路边、河道沿线边,路口、村口、家门口为核心,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督查、清理整改,保持院落干净、路面整洁。青龙社区妇联“五朵金花”巾帼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到公园、交通干道、森林等地常态化开展巡逻、清洁打扫、文明劝导等多次被各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八街街道妇联“小水滴”巾帼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联合多部门,发动、带动广大群众齐参与节水、河道清理、水源地垃圾清理等200余场次,5000余名巾帼志愿者参加,在当地形成了保护重要水源地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安宁市妇联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市8600余名巾帼志愿者,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联动创新上下功夫,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景图上晕染亮眼的巾帼红。
Copyright © 2015 昆明市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