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虹山中路社区“五个融合”推动党建带妇建取得实效!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7-18 09:59信息来源:昆明市妇女联合会

昆明市五华区丰宁虹山中路社区,辖区女性人员占到辖区总人口的51%,近年来,虹山中路社区聚焦虹山新村等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的问题,坚持以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以“五个融合”推动党建带妇建取得实效果,在虹山中路绽放了风采。


640 (3)


队伍融合释放巾帼力量


在社区“两委”换届中,实现“两委”班子与妇联干部交叉任职,社区党委书记当选为妇联主席,3名执委分别由辖区的公共户单位、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和巾帼妇女骨干担任,下辖6个妇女小组与社区治理网格融合,70%的小组长与网格长实现了一肩挑,并建立起巾帼党员、银发先锋、女楼栋长、虹山大妈巡逻队、红匠人才等妇女骨干队伍150多人。实现妇联工作与党建、社区治理有机融合,既能统筹妇联工作开展,又能实现条块资源共建互动,提升带动力。


阵地融合彰显巾帼特色


以创建星级“妇女之家”为载体,构筑妇联多彩主阵地,依托社区党群中心资源优势,构建以“妇女之家”为主线的“妇女学校”“妇联温馨小屋”“妇女维权岗”“妇女儿童活动室”“青少年科普学校”“巾帼再就业培训基地”“巾帼虹匠工作室”“红色家驿站”“慈善超市”的“一体化”阵地,形成融合巾帼党员示范带动、妇女儿童维权帮扶、巾帼妇女创业就业、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文明家庭家风建设、虹匠传统文化传承、健康养老扶助的“一体化”服务,实现妇联阵地与党建阵地同步,增强感召力。


640 (4)


价值融合形成榜样力量


建立“妇女之家”、妇女代表联系、巾帼志愿服务、妇联信访接待、平安建设、妇女儿童维权等机制,形成“绿红蓝橙”为主题的绿色家庭、五好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开展活力家园绿地认养、“美好生活法典相伴”法入家门、“红色同心结关爱+”、寻找最美家庭、志愿者表彰及积分奖励等特色服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巾帼志愿者、楼栋长、五好家庭、平安家庭、民族团结进步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婿等虹山好人、虹山故事,推动价值观在妇女、家庭中落细落小落实,发挥妇联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凝聚力。


资源融合实现互通互联


针对单位企业少、可利用资源少、群众需求多的现状,依托社区“大党委”和居民区党支部,带动各妇女小组立足小区、楼院、楼道、家庭开展小微实事、小微治理和“三清洁”家庭行动,调动一大批妇女、家庭参与到家园环境整治,清理小广告、清理楼院杂物。为了让好环境长治长效,妇女小组开展进家入户宣传和征集民意,历时半年以居民代表大会方式引入红色物业,成立了“社区+物业+居民”的兼合式党支部,妇联主席担任支部书记,将物业管理功能纳入社区治理功能。


640 (5)


通过区域化妇联结对共建


与省妇联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妇女茶艺、烘焙等素质技能培训;与辖区派出所开展帮扶救助困难妇女孤儿老人“一日捐”及消防、反电诈宣传讲座;与虹山小学妇女联合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青少年教育,真正把资源汇集到群众中,凸显联动成效。


多元融合实现效能落实


依托妇联“温馨小屋”和网格化服务,开展以妇女为主体、家庭为单位经常性矛盾纠纷化解和群防群治工作,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和维权处置数30多起。利用党群中心巾帼创业就业平台,扶持3人成功创业,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住房、就业、低保等实际困难近600多起。聚焦老年人吃饭难的情况,开办“爱心食堂”,其中为女性高龄孤老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其他年龄妇女按年龄梯次优惠。


建立“社区+卫生中心”“健康驿站”,开展妇女儿童义诊课堂和心理辅导,以调动妇女家庭参与家园治理积极性。挖掘能人巧匠建设“家驿站”,开展爱心理发、爱心修鞋等志愿服务和中国结编织活动,发动居民家庭用捐助的老物件打造了一大批家门口的博物馆,团结引领妇女在美好家园建设中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