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维权工作培训研讨班赴云南昆明基层实地学习考察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10 15:36信息来源:昆明市妇女联合会

6月7日,全国妇联维权工作培训研讨班赴云南昆明基层,实地学习考察“三访四察五送”工作和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等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昆明市成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后,在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进下,市妇联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积极推动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嵌入、工作纳入、力量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开展“三访四察五送”工作和推广共建一站式平台,进一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新格局。


“三访四察五送”直达群众需求

昆明市西山区永兴路社区是80年代建成的老旧居民小区,辖区少数民族种类多、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面对存在的问题,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有效发挥妇联组织作用,通过“三访四察五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640 (3)


“三访”即摸清社情。由妇联干部、执委、妇女代表、巾帼志愿者和网格员组成11个网格小分队,把情况精准掌握到人到户到企。“四察”即纾困解难。细致认真察看妇女儿童健康、受教育、权益保障和妇女就业创业情况,针对摸排出的生活困难、单亲、残疾、精神障碍以及家暴、矛盾多等重点人群和家庭,分类建档立卡,制定“一户一策”。“五送”即贴近需求。社区妇联积极协调3家辖区单位、31家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的资源和“永兴帮帮团”巾帼志愿队伍力量,往群众最需处送法律、送政策、送关爱等。


88岁的独居奶奶想要得到儿子更多关心,一对夫妻经常争吵甚至家暴,经过调解,他们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儿子主动搬到了奶奶家,夫妻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家暴情况。目前,永兴路社区已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68个,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3起。通过一项项暖心服务和务实举措,提升妇女儿童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老旧小区变成了“舒心”“暖心”“安心”社区,先后获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昆明市优秀妇女维权岗等90多项荣誉。


永兴路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杨菊芬介绍,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深化“三访四察五送”工作,梳理出流动儿童、单亲母亲、高龄独居妇女等重点人群和家庭,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帮扶力度。


“五联”聚力全面保护妇女儿童

“小事不出社区”的便民服务模式、“一盘棋”统筹妇儿权益保护工作、“一站式”关爱温暖妇女儿童、“一条龙”服务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这些都是五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亮点,该中心也是五华区妇女儿童“一站式”关爱服务中心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所在地。


640 (4)


近年来,昆明市五华区构建完善“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妇女儿童维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维权工作格局。成立五华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联动35家成员单位,建立了10家街道“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设置95个社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岗,实现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全覆盖。在妇女儿童关爱方面,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 建立联处平台、 建立联合队伍、畅通联系渠道的“五联”聚力模式,整合司法力量完善法治功能配置,融合妇女儿童柔性需求服务,实现双中心融合。


此外,创新探索妇女儿童维权“5+”工作法,综合运用释法、疏导、救助等手段,推动婚姻家庭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实际工作中,坚持预防在先,“线上+线下”做好法治宣传、咨询服务、家庭教育指导。坚持发现在小,通过“一线排查+部门收集”,调动各网格员深入小区院坝、家庭、企业走访调查,深入了解收集妇女儿童的心声、诉求,做到事前早发现早报告。坚持研判在前,通过“分析研判+分类定级”,开展妇女儿童受教育、健康状况等情况的调研调查,对排查到的案(事)件按照不同风险程度分类定级、会商研判。坚持处置在早,通过“分流交办+多元调处”,分类分级分流进行处置。坚持回访在常,对案(事)件实行“动态管理+回访服务”,调解成功案(事)件,回访率100%,切实将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风险隐患化解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