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多点“破难”!昆明市官渡区不断推动妇联工作创新发展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8-25 16:20信息来源:昆明市妇女联合会

长期以来,昆明市官渡区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和妇联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妇联安排部署,坚持党建引领,聚力多点“破难”、拓展组织覆盖、建强活动阵地、激发组织活力,不断推动妇联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

官渡区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全省第一,常住人口160万,女性人口74万,占总人口的46.7%。“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官渡区积极建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妇联组织网络,共有基层妇联组织198个,包括街道妇联8个、社区妇联99个、机关妇委会12个、行业系统妇联3个、“两新”组织妇联76个,初步形成了一个辐射面广、延伸线长的妇女组织网络。

1

高位统筹 推进改革工作“一盘棋”

压实改革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官渡区始终把妇女工作放在全区发展大局中谋划部署,区委常委会每年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议,为妇联工作“把脉问诊”。早在2017年官渡区就出台了《官渡区妇联改革实施方案》,今年又制定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带群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官渡区党建带群建工作要点》《官渡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将实施“破难行动”列入基层党建年度考核,进一步强化党建带妇建工作思路,促进妇联组织向新兴领域覆盖。从2017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拨付妇联工作经费,并明确基层妇联干部享受中层待遇,保障基层妇联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聚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总结推广基层妇联执委会议事制度、轮值制度以及基层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等工作机制。

坚持分类创建,确保规范达标。严格落实省、市妇联工作要求,及时下发《官渡区基层妇联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摸清基层妇联组织底数,分类制定规范化建设标准,对街道、社区、机关和“两新”组织进行差别化考核,按照30%-40%-30%的比例三年内完成达标创建工作。在达标创建过程中,强调示范带动作用,将日常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妇联组织纳入第一批创建名单,分别为40个社区、10个“两新”组织和10个机关妇委会。

2

强基固本 提升干部队伍“真本领”

选优配强基层妇联干部。抓住社区妇联换届关键点,推动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优化执委人员结构。全区96个社区妇联执委采取编制内外和专兼挂职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年龄、学历、身份、体制壁垒,广泛吸纳各方面妇女骨干加入妇联工作。选举产生社区妇联主席96名并全部进入社区“两委”,执委1710名,兼职副主席165名。在街道妇联换届中,区妇联对前期部署安排、中期材料审核、后期换届选举进行了全程严格把关。

高度重视培育骨干队伍。及时制定“领头雁”培训计划,有重点、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妇联干部调查研究、改革攻坚、群众工作等各方面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举办全区妇女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带领妇女干部到北京、厦门等发达先进地区开阔眼界。根据工作需要和基层妇联干部需求,每年组织法律知识、社会治理、素质提升等相关培训。结合社区换届,以线上+线下方式举办新选任社区妇联干部培训班,培训妇联干部、执委2100余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学促做、学用结合,切实增强广大妇女干部的“破难”能力。

3

突破难点 拓展组织网络覆盖面

建强组织探索“1+1+N”新模式。纵向把所有社区妇联组织纳入区域化街道妇联组织体系;横向拓展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社会组织等,涵盖律所、商会、民办医院等领域,形成区域内各单位、各组织、各领域女性共同参与、开放互动、全面覆盖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新格局。同时,创新推行联合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模式,在教育体育、市场监管、民政系统成立3家系统妇联组织,通过3家行业系统妇联把妇联组织网络延伸到178个民办学校、10个小个专市场、31个社会组织,形成区妇联协调统筹、行业部门主导的“1+1+N”新模式。

服务先行延伸组织建设触角。依托“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等载体,按照阵地建设先行、妇女工作充实跟进、妇女组织培育成型等方式,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不断拓展组织覆盖和服务覆盖。同时,建好、用好执委队伍,激发执委服务妇女群众的贴心、真心、爱心、用心、诚心“五心”履职理念,使妇联执委在服务工作与妇女群众需求相匹配、相融合、相协调。

4

示范带动 推进品牌建设特色化

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云秀社区成立“区域化妇联”,推动社区和驻区单位条块结合,组织共建、事务共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开放多元的基层妇联建设新格局。艺术家园社区创新“五联”推动“四融合”工作机制,通过联阵地、联人才、联民意、联活动、联网络,进一步夯实妇联工作载体。凤凰山社区引入第三方力量,围绕“金小马”志愿服务、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擦亮妇联品牌。官渡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妇联以“妇女之家”为阵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领新时代女性在互联网电商、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中不断创造自我价值。

用活阵地、共建共享。坚持“组织建立、阵地跟进”原则,不断扩大妇联组织覆盖的同时,积极推进活动阵地提档升级。目前,全区已实现三星级“妇女之家”全覆盖,创建区级四星级“妇女之家”42个,市级五星级“妇女之家”5个。将“妇女之家”“家长学校”纳入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实现99个社区阵地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心理疏导、救助帮扶。上半年,开展了“最美家庭”评选、“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双合格”家庭教育培训、“同悦书香·相伴成长”家庭亲子阅读等系列活动150余场。

5

用心服务 提升妇联组织凝聚力

做实民生大事。深入开展“五送”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律活动、技能培训活动、“把爱带回家”送关爱活动。做实儿童保护工作,在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推进“安安家园”项目,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商圈”建设,已设立27个走失儿童守护点,成功寻回50余名走失儿童。实施“守护天使项目”,开展儿童防侵害、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系列讲座,联动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及时为受侵害儿童和家庭送上法律援助和心理关怀。关注妇女实际困难,与区总工会、团区委等部门合作,为机关职工、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开设暑期托管班。开展各类托管服务,共举办暑期托管班13个,服务儿童近千人,其中,“暖‘新’守护 希望‘童’行”暑托班有效缓解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暑期孩子看护难问题。

做好维权服务。积极探索“幸福家庭辅导站”建设,引入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和律师,为基层妇联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疏导工作提供支持。开通“幸福家庭小课堂”线上直播,通过家庭关系调试、亲子关系等专题讲座,引导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强化部门联动,启动法院+妇联,设立“幸福家庭辅导站”,共同建立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联动机制;启动检察院+妇联,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点对特殊青少年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区法院、公安以及吴井街道协作,建立诉前离婚纠纷风险联动排查及化解机制,并在五里多社区开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