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昆明市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路径和典型模式。为认真学习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引领广大妇女学习先进事迹,更好地发挥妇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昆明市妇联于11月4日在昆明会堂举行了2020年昆明市“女性大讲坛”暨“美丽乡村·女子学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人物宣讲”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禄劝县残联理事长张俊梅、石林法院派驻石林县西街口镇芭矛村第一书记段惠仙、昆明市税务局派驻东川李子沟村第一书记谭礼、禄劝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光荣脱贫户王军作宣讲。
市妇联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市级机关妇委会主任、官渡区妇联、经开区妇联共91名人员聆听宣讲。
会议由昆明市妇联挂职副主席李树燕主持。“每位先进典型都是一面旗帜,我们要以先进为榜样,凝聚正能量。”李树燕在宣讲会上说,“今天,我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静静地倾听先进人物的扶贫经验和他们扶贫路上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妇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贡献巾帼力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4位脱贫攻坚人物的故事
张俊梅:量体裁衣助残脱贫
小康路上携手共进
禄劝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
昆明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张俊梅在驻村扶贫的一年时间里,怀着身孕奔波在领导与残疾群众之间,上下衔接各种资源,走村入户了解各位残疾民众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残疾人量体裁衣定制就业岗位,引进了“残疾人扶贫车间项目”。
2017年9月,张俊梅顺利引进目前云南省唯一一家干制肠衣生产企业——奇诺威肠衣有限公司,建设开发符合残疾人生理特征的、轻体力低强度的“扶贫车间”项目,该项目占地22.8亩,投入1600万元,主要生产销售猪羊干制肠衣。就业对象以残疾人和建档立卡户为主,是集技能培训和就业增收于一体的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
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间,怀孕的张俊梅坚持入户直至临产前3天,她挺着孕肚入户的行动感动了残疾人。她累计入户56次617户,成功动员外出就业583人次,稳定就业393人,在“扶贫车间”集中就业114人,残疾职工工资达到了1800至5600元,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894户2000余人。她用爱心、责任心和诚心,感动并鼓舞着残疾人走上自食其力的致富道路。
张俊梅的扶贫助残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被评为昆明市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谭礼:以爱扶贫 以心感悟
一场非赢不可的战役
昆明市税务局派驻东川李子沟村第一书记
谭礼曾经是一位军人,从军17年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演习和重大抢险救灾,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2018年3月,他主动请缨参加脱贫攻坚工作,他抓牢农村党建工作,通过“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认真落实各项制度,通过“党支部+昆明市税务局党支部”开展“双联系——共建双推进”工作,通过“党支部+乡贤+大学生+返乡务工代表”模式,共同为李子沟村发展出谋划策;致力产业创新,开发开花洋芋产业园、白鹅产业园及生态果蔬观光园、彝家特色旅游接待中心项目,实现了洋芋脱贫、鹅致富,瓜果飘香李子沟,乡村旅游奔小康的目标。
“扶贫先扶志”。谭礼深知唯有掌握知识,才能帮助村民真正摘掉贫困帽子,他在一座废弃的小学里创建了“紫霞书院”,如今书院藏书已超2万册,每逢周末和寒暑假,来书院里看书学习的大人小孩络绎不绝。
星光不问赶路者,岁月不负有心人。几年如一日的用心真心扶贫,让李子沟村民持续大幅增长,贫困发生率从78.18%实现“双清零”,李子沟村脱贫致富的事迹先后4次被中央电视总台《焦点访谈》等栏目宣传报道。“树形象、亮身份、做表率”,谭礼宿舍门口的红色标牌,激励着他用真情、恒心为李子沟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事业不懈奋斗!
段惠仙:退休不褪色
扶贫献余热
石林法院派驻石林县西街口镇芭矛村第一书记
昆明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段惠仙是一位退休不褪色、扶贫献余热的优秀扶贫先进者。三年来筹集资金1800余万元,带领芭茅村从后进党支部走向五星级示范党组织。
2016年,还有两年就退休的段惠仙主动申请驻村扶贫,随后她被任命为石林县西街口镇芭茅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她抓住党员和贫困户这两个关键少数,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贫困户的脱贫信心激发出来,紧盯贫困户识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帮扶措施等关键环节,做到精准扶贫;提出“脱贫先脱脏”的想法,一方面请村干部打开广播宣传发动,另一方面带领党员干部开展每周一次的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党员志愿服务,影响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先后筹集资金1800余万元,修路、修学校、建公厕、安装太阳能路灯、改造污水塘、建待客处厨房和村民洗衣房……过去柴草乱堆、污水横流、垃圾乱倒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村容村貌大变样;大力发展人参果、大蒜等种植,并成立专业合作社解决销售问题,人参果植面积从2016年的3100亩扩种至2018年的5750亩,增长80%以上,2018年仅人参果一项就给全村增加收入3000余万元。人参果成了名符其实的“致富果”。
通过“抓党建、促发展”,芭茅村党组织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村党总支被评为县级党建示范点,路花村小组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市级和省级五星级示范党支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18年底,芭茅村的脱贫工作通过了省级考核,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各项指标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如期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宣讲会上,段惠仙说:“扶贫是良心工作,不忘初心,首先要对得起良心,只有用心、用情、用力把扶贫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用扶贫的实际成果体现良心、检验初心。”
王军:不等不靠
脱贫离不开政府好政策
禄劝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村民 光荣脱贫户
昆明市脱贫攻坚奖脱贫致富先进个人
家住禄劝县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的王军,今年33岁,家有五口人。由于父亲去世,家庭突然遭遇变故,女儿刚刚出生,缺钱缺技术的他陷入了贫困。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王军感到很惭愧,他暗下决心,鼓励自己绝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大好政策,一家人一定要摆脱贫困。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王军通过种植荷兰豆增加收入,终于在2018年底光荣脱贫。
不等不靠,发展新产业。被列为贫困户后,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多次到王军家讲解脱贫相关政策,他经常参加镇政府组织的种植养殖培训班,在网络上学习、了解适合本村气候和海拔条件的农作物种植技术。结合自己积累的种地经验,王军大胆尝试种植荷兰豆。2018年又扩大了种植规模,5亩荷兰豆收入6万余元,这一年,他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吃苦耐劳,带领村民同致富。在自己发展产业的同时,王军提供临时工岗位,带动一半以上村民参与种植荷兰豆,其中建档立卡户有17户,每户年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王军常常告诉自己,不能什么事都靠政府,只要勤劳苦干,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不会有今天的好生活。党和政府的政策这样好,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学习感受
她们说
官渡区官渡街道罗衙社区妇联主席 常丽芬
今天参加了2020年“女性大讲坛”暨美丽乡村女子学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人物宣讲活动,聆听了张俊梅、段惠仙、谭礼、王军四位同志的先进事迹,受益良多、感触很深。今后,我要他们为榜样,把他们的拼搏精神延伸到本质工作中去,做好我们妇联的工作。
官渡区小板桥社区妇联主席 何瑞华
扶贫工作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要有“以爱扶贫,用心感悟”的工作态度,尽心尽力发挥作用,帮助困难群体认识自己,发现自身潜力,发挥自身优势,培养一技之长,摆脱贫困,找到致富路。
经开区顺通社区妇联主席 谢婧
听完今天的宣讲,让我对扶贫干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真是太伟大了。他们克服个人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在扶贫工作上,真的让人很感动,值得我们学习。为他们点赞!
Copyright © 2015 昆明市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