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昆明市妇联、妇儿工委办公室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所作的安排部署,立即动员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市妇儿工委办各成员单位,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一、 落实工作有速度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昆明市妇联、妇儿工委办公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早筛查、早照护、早救助。2月12日民政部《关于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发出后,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及时与昆明市民政局对接,联发了《关于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筛查对象、筛查范围,区分开展集中排查摸底、做好分类临时照料、加强救助保障措施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创新提出了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相对集中的乡镇,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协调开放一所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征集巾帼志愿者,开展临时集中照护服务。同时,公布了4个维权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帮助广大妇女儿童解决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心理困扰,疏导不良情绪,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3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后,昆明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第一时间转发,并要求各县(市)区和各成员单位要持之以恒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的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救助。
二、 调查摸底有广度
昆明市民政局和昆明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发的《关于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发出后,市、县两级妇联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利用各自的微信公众号推送、转发《通知》的规定和要求;推送、转发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发布基层防控工作动态和基层妇联组织、妇女群众、巾帼志愿者在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等,帮助广大妇女群众提高对疫情严峻形势的重视程度和对疫情防控科学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以榜样的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委会妇联组织利用“小喇叭”“大广播”循环播放疫情防范和监护缺失儿童照护救助提示;社区妇联在公共场所、居民楼院、单元楼道等地张贴、监护缺失儿童救助宣传资料等,引导广大群众做好监护缺失儿童照护救助的宣传员。各级儿童主任、儿童福利督导员、妇联干部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宣传、摸排、管控”三管齐下,截止2月15日,从各县(市)区报送的《昆明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情况表》看,全市没有发现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同时要求排查要实行动态管理,在抗疫期间,只要发现有此类情况的儿童,随时报告、及时照护和救助。
三、 发挥优势有高度
在防控“新冠”疫情工作中,昆明市还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品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特色活动。
一是考虑到市民大都根据防控疫情工作的需要而“宅”在家中,因此市妇联联合喜马拉雅昆明城市服务商共同开展了赠阅活动,为昆明家庭送出15天免费畅听VIP会员“听书礼包”,赠阅“10000+有声书籍,1000+精讲好书,400+大咖课程”,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够随时畅听央视新闻、学习精品课程、了解最新疫情、享受听书乐趣,不浪费自己宝贵的时光。
二是通过市妇联微信公众号“昆明女声”上的“森蓝阅读”栏目开展了“‘邀你一起领读’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准备了“在线听书礼单”,以音频阅读的形式欣赏中华经典图书、中外名著,或者自己的原创作品,与广大阅读爱好者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书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是针对疫情肆虐的实际情况,市妇联组建了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专家志愿服务队,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免费对市民进行心理疏导,无论是一线医护工作者、实施居家医学观察的疑似人群,还是社区乡村守护者、积极应对疫情的志愿者,或者是需要医护服务的病患、备受疫情信息困扰的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咨询热线提供的心理咨询及法律咨询服务,解除工作、生活、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困扰,得到妇联“娘家人”的关爱,从而疏导不良情绪,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小家的和睦安宁确保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市民政局公布了各个县(市)区民政部门咨询服务电话,方便监护缺失儿童在第一时间得到照护和救助。
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前,市妇联、昆明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将与民政部门密切配合,继续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的各项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照护、及时救助。
特此报告。
昆明市妇儿工委办公室
2020年3月25日
Copyright © 2015 昆明市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